孤独症自闭症孩子总遭白眼?在外遇到突发状况时,请这样帮助ta
来源: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
2020年12月24日
2213
有家长提问:
“我家孩子一直有情绪问题,在外面稍不对劲就大喊、尖叫,买不到喜欢的东西也要发脾气,我们把他拉走他也一直哭!在外面,打也不是骂也不是,经常要遭受周围人的白眼。
这个问题持续好久了,真的不是我们不想教好他,关键是我们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他乖乖地听话。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帮他树立规则意识、让我们能够很好地应对公共场合的突发状况?”
武亚琼国际认证助理行为分析师(BCaBA)福州大学 应用心理学专业北京师范大学应用行为分析课程
长期从事孤独症干预和教师培训工作,在孤独症儿童干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从事孤独症儿童早期行为评估和干预计划的制定、教师技能培训以及家长指导工作。
【老师解答】
现在流传着一句话“小孩子熊起来,比熊都可怕”,不能不管不理,但是也不可以粗暴的制止。
特别是部分孤独症孩子,可能因为无法用恰当的方式表示自己的需求,听指令能力弱、情绪问题较严重,如果没有运用恰当的方法,很容易适得其反、变本加厉,不仅仅会影响到公共秩序,更有可能会造成安全问题。
今天,我从「错误应对方式」、「正确应对方式」及「如何预防」三方面给大家支招,帮孩子一步步树立公众场合的规则意识!
错误应对方式
首先,一味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惩罚孩子,可能当下会有效,但是并未真正的帮助到孩子,并未教会孩子到底该如何做。而且长此以往,孩子可能有样学样,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
其次,反复讲道理,这一方法在孩子情绪出现的时候常常是无效的,因为讲道理的目的其实还是让孩子听家长的,按照家长的意愿做事情,孩子自己的需求仍然未得到满足。而且,我们常常无法判断我们给孩子讲的道理孩子是否可以听懂,如果孩子听不懂,说再多也是没有意义的。
还有,拿出好吃好玩的哄?这难道不是恰恰强化了孩子的不恰当行为吗?一哭一闹有吃的,一哭一闹有手机玩,孩子可太满足啦!
正确应对方式
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影响公共秩序等等情况不能不理,但是也不可以粗暴的“制止”或者是“转移注意力”或者企图通过讲道理让孩子自己约束自己。
毕竟,商场、公园、餐厅、电影院等公众场合对于以视觉为主要信息输入渠道的人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刺激源,动感的音乐、炫目的灯光、五彩斑斓的广告、各式各样的物品,琳琅满目,这对孩子的自我行为约束能力发起了重大的挑战。
而且,孩子本来就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都没有大人强。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对孩子多一分耐心,多加引导,给予支持,帮助孩子们逐渐建立起相应的行为规范。
那么,孩子出现突发状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带离现场,恢复平静
孩子在公共场合闹脾气,作为家长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冷静,迅速将孩子带离现场。
离开人多喧闹的地方可以快速改变孩子身处的环境,减少干扰变量,同时也可以将对他人的影响值降到最低,等到孩子冷静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2、差别强化替代行为
孩子冷静之后,分析确定孩子的需求,当孩子用恰当的方式展现自己的需求之后再做相应的处理,然后将孩子带回原来的场所。
如何预防?
1、做好榜样,身教大于言传
人人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形象,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模仿学习能力,可以自发学习到很多东西。
2、灵活应用社交故事
利用社交故事帮助孩子们理解公共场所的规则规范。
通过BST(行为技能训练,一种学习方式,具体包括视觉说明、讲解、示范、反馈、练习再反馈)的方式,讲解相应场合下所要遵守的规则,为孩子们示范目标行为,之后模拟场景中进行练习,最后在实际环境中进行巩固、泛化与应用。
家长完全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将绘本的内容演出来,并且录下来。起初的视频越简短越好,来帮助孩子更好的加工视频内容。
建议家长最好找一些孩子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起来的场景来进行。比如:小朋友坐公交的场景,让孩子能够知道在哪里等公交,排队等公交以及上了公交要刷卡,找位置坐好等社会规则。
3、提前预知今日行程
临行前,提前告知孩子今日活动安排以及注意事项。
例如:要去参加亲友聚会,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即将要去哪个地方,那个地方会有一些什么东西、可能会碰到哪些人、发生什么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出现问题可以找谁等等。
在进行这项内容时,需要选择孩子能够理解与接受的方式进行,可以口头说明,也可以使用视觉提示行事历,当然看视频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4、运用规则,提前约法三章
在进入目标场所前,我们可以重申注意事项与规则,规则不要太多,句子不要太长,因为太多太长孩子也记不住,三条以内最佳。
规则内容要简要明确。
例如,有的小朋友容易一到超市就乱跑,拉不住。为了改善孩子这样的行为,家长可以先给予孩子挑选强化物的机会,之后简单讲规则:“一直拉着手手,可以得棒棒糖!” 孩子遵守规则,家长也要记得履行承诺!
5、安排任务,不让孩子觉得太无聊
我们在公共场所中进行活动时,常常会忽略孩子,孩子一无聊,就会想要找一些事情做,所以我们要提前安排一些活动,填充孩子的空暇时间。
例如,在超市购物时,我们可以请孩子帮忙,参与到我们的购物活动中,帮我们拿低处的商品,将轻的物件放到购物车里,帮忙将水果找称重员称重,帮忙撕购物袋等等,而不是仅仅要求孩子跟随。
在家庭成员聚餐时,可以提前给孩子带一些玩具、书籍等等,而不是盲目要求孩子乖乖坐好。
6、时刻给予辅助,保证顺利完成
无论我们使用了何种前事策略,为了促使目标行为的出现,仍然需要给予孩子必要的辅助。
例如:在按照清单在超市选购商品时,可以口头提醒“下一步我们该去找沐浴露啦”;乘坐地铁时,可以辅助孩子坐好,脚要放在椅子下面。
7、强化恰当的好行为
我们都知道强化在行为干预中的重要作用。当孩子出现恰当的好行为时,我们都应该给予一定的强化,社会性表扬、实物强化、活动强化都可以使用,使得我们期待的好行为可以维持下来。
要记住~孩子在公众场合出现一些不恰当行为是正常的且不可避免的,提供以上小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困惑的家长。
“我家孩子一直有情绪问题,在外面稍不对劲就大喊、尖叫,买不到喜欢的东西也要发脾气,我们把他拉走他也一直哭!在外面,打也不是骂也不是,经常要遭受周围人的白眼。
这个问题持续好久了,真的不是我们不想教好他,关键是我们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他乖乖地听话。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帮他树立规则意识、让我们能够很好地应对公共场合的突发状况?”
武亚琼国际认证助理行为分析师(BCaBA)福州大学 应用心理学专业北京师范大学应用行为分析课程
长期从事孤独症干预和教师培训工作,在孤独症儿童干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从事孤独症儿童早期行为评估和干预计划的制定、教师技能培训以及家长指导工作。
【老师解答】
现在流传着一句话“小孩子熊起来,比熊都可怕”,不能不管不理,但是也不可以粗暴的制止。
特别是部分孤独症孩子,可能因为无法用恰当的方式表示自己的需求,听指令能力弱、情绪问题较严重,如果没有运用恰当的方法,很容易适得其反、变本加厉,不仅仅会影响到公共秩序,更有可能会造成安全问题。
今天,我从「错误应对方式」、「正确应对方式」及「如何预防」三方面给大家支招,帮孩子一步步树立公众场合的规则意识!
错误应对方式
当场训斥,大声指责,朝孩子大喊大叫,甚至打孩子;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口头威胁: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你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
反复跟孩子讲道理;
赶紧拿出好吃的、好玩的来哄孩子……
首先,一味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惩罚孩子,可能当下会有效,但是并未真正的帮助到孩子,并未教会孩子到底该如何做。而且长此以往,孩子可能有样学样,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
其次,反复讲道理,这一方法在孩子情绪出现的时候常常是无效的,因为讲道理的目的其实还是让孩子听家长的,按照家长的意愿做事情,孩子自己的需求仍然未得到满足。而且,我们常常无法判断我们给孩子讲的道理孩子是否可以听懂,如果孩子听不懂,说再多也是没有意义的。
还有,拿出好吃好玩的哄?这难道不是恰恰强化了孩子的不恰当行为吗?一哭一闹有吃的,一哭一闹有手机玩,孩子可太满足啦!
正确应对方式
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影响公共秩序等等情况不能不理,但是也不可以粗暴的“制止”或者是“转移注意力”或者企图通过讲道理让孩子自己约束自己。
毕竟,商场、公园、餐厅、电影院等公众场合对于以视觉为主要信息输入渠道的人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刺激源,动感的音乐、炫目的灯光、五彩斑斓的广告、各式各样的物品,琳琅满目,这对孩子的自我行为约束能力发起了重大的挑战。
而且,孩子本来就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都没有大人强。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对孩子多一分耐心,多加引导,给予支持,帮助孩子们逐渐建立起相应的行为规范。
那么,孩子出现突发状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带离现场,恢复平静
孩子在公共场合闹脾气,作为家长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冷静,迅速将孩子带离现场。
离开人多喧闹的地方可以快速改变孩子身处的环境,减少干扰变量,同时也可以将对他人的影响值降到最低,等到孩子冷静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2、差别强化替代行为
孩子冷静之后,分析确定孩子的需求,当孩子用恰当的方式展现自己的需求之后再做相应的处理,然后将孩子带回原来的场所。
如何预防?
1、做好榜样,身教大于言传
人人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形象,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模仿学习能力,可以自发学习到很多东西。
2、灵活应用社交故事
利用社交故事帮助孩子们理解公共场所的规则规范。
通过BST(行为技能训练,一种学习方式,具体包括视觉说明、讲解、示范、反馈、练习再反馈)的方式,讲解相应场合下所要遵守的规则,为孩子们示范目标行为,之后模拟场景中进行练习,最后在实际环境中进行巩固、泛化与应用。
家长完全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将绘本的内容演出来,并且录下来。起初的视频越简短越好,来帮助孩子更好的加工视频内容。
建议家长最好找一些孩子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起来的场景来进行。比如:小朋友坐公交的场景,让孩子能够知道在哪里等公交,排队等公交以及上了公交要刷卡,找位置坐好等社会规则。
3、提前预知今日行程
临行前,提前告知孩子今日活动安排以及注意事项。
例如:要去参加亲友聚会,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即将要去哪个地方,那个地方会有一些什么东西、可能会碰到哪些人、发生什么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出现问题可以找谁等等。
在进行这项内容时,需要选择孩子能够理解与接受的方式进行,可以口头说明,也可以使用视觉提示行事历,当然看视频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4、运用规则,提前约法三章
在进入目标场所前,我们可以重申注意事项与规则,规则不要太多,句子不要太长,因为太多太长孩子也记不住,三条以内最佳。
规则内容要简要明确。
例如,有的小朋友容易一到超市就乱跑,拉不住。为了改善孩子这样的行为,家长可以先给予孩子挑选强化物的机会,之后简单讲规则:“一直拉着手手,可以得棒棒糖!” 孩子遵守规则,家长也要记得履行承诺!
5、安排任务,不让孩子觉得太无聊
我们在公共场所中进行活动时,常常会忽略孩子,孩子一无聊,就会想要找一些事情做,所以我们要提前安排一些活动,填充孩子的空暇时间。
例如,在超市购物时,我们可以请孩子帮忙,参与到我们的购物活动中,帮我们拿低处的商品,将轻的物件放到购物车里,帮忙将水果找称重员称重,帮忙撕购物袋等等,而不是仅仅要求孩子跟随。
在家庭成员聚餐时,可以提前给孩子带一些玩具、书籍等等,而不是盲目要求孩子乖乖坐好。
6、时刻给予辅助,保证顺利完成
无论我们使用了何种前事策略,为了促使目标行为的出现,仍然需要给予孩子必要的辅助。
例如:在按照清单在超市选购商品时,可以口头提醒“下一步我们该去找沐浴露啦”;乘坐地铁时,可以辅助孩子坐好,脚要放在椅子下面。
7、强化恰当的好行为
我们都知道强化在行为干预中的重要作用。当孩子出现恰当的好行为时,我们都应该给予一定的强化,社会性表扬、实物强化、活动强化都可以使用,使得我们期待的好行为可以维持下来。
要记住~孩子在公众场合出现一些不恰当行为是正常的且不可避免的,提供以上小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困惑的家长。